手機版 二維碼 購物車(0)

豆粕原料品質的鑒別

   日期:2017-09-07     作者:北京挑戰(zhàn)牧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彭 翔     瀏覽:876    評論:0    
核心提示: 飼料約占畜禽生產總成本的70%,是影響?zhàn)B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配合飼料的質量好壞,不僅直接影響畜禽生產效益,還影響畜產品的質量與安
       飼料約占畜禽生產總成本的70%,是影響?zhàn)B殖效益的重要因素。配合飼料的質量好壞,不僅直接影響畜禽生產效益,還影響畜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及消費者的滿意程度。飼料成品的品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飼料原料的優(yōu)劣,劣質的飼料原料不可能配合成優(yōu)質的全價飼料。因此,從購買飼料原料開始就必須嚴把質量關。
 
        隨著畜牧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在動物性蛋白原料匱乏的同時,豆粕作為一種植物蛋白原料越來越受到重視。豆粕是指以大豆為原料用預壓浸提或浸提法提取油脂后,經適當熱處理與干燥所得的產品,是棉籽粕、花生粕、菜籽粕等12種植物油粕飼料產品中產量最大,用途最廣的一種,是動物日糧中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大約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豬的飼養(yǎng)。豆粕內含的多種氨基酸適合于家禽和豬對營養(yǎng)的需求,但由于一些不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工藝或某些摻假等原因導致豆粕中的營養(yǎng)素減少,質量下降,給畜牧養(yǎng)殖業(yè)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F介紹一些鑒定豆粕質量的方法,為同行提供重要參考。
 
1  影響豆粕質量的因素
1.1 豆粕摻假
     由于豆粕近期價格波動很大,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驅使,豆粕中摻假的現象時有發(fā)生,造成豆粕的營養(yǎng)水平下降,給養(yǎng)殖企業(yè)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1.2 霉變因素
        霉變不僅破壞豆粕中的營養(yǎng)物質,還能引起動物霉菌毒素的中毒現象,損傷動物的免疫機能,其主要是由于環(huán)境溫度和相對溫度較高或豆粕水分含量過高等原因所引起的。霉菌毒素能使大豆粕中脂肪迅速氧化。蛋白質品質下降,賴氨酸水平嚴重下降,致使代謝能損失。
 
1.3 加工工藝
        豆油生產工藝中的脫皮、膨化、濕粕蒸脫等工藝是影響豆粕品質的主要因素。這些工藝在豆粕生產中由于溫度、壓力、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對豆粕品質的影響顯著。有研究表明,大豆脫皮率越高,豆粕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膨化作為一種高溫短時加工方法,可以使酶鈍化并破壞了抗營養(yǎng)因子,從而改善豆粕品質。研究發(fā)現膨化浸出豆粕比生坯浸出豆粕的相對蛋白質質量分數高0.45%,脲酶活性低0.03%。
 
1.4 其他因素
       除以上因素外,豆粕還受大豆的產地、品種、收割時期等因素的限制,以及運輸、儲存等過程中的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隨這些因素的不同,其營養(yǎng)價值表現出不同的差異。
 
2  豆粕摻假鑒別方法
       豆粕中常見的摻雜物有碎玉米、玉米皮、花生殼粉、貝殼粉、石粉、術屑、淀粉、玉米胚芽粕、麩皮等。對蛋白質飼料原料最常規(guī)的檢測就是測定其粗蛋白含量,凱氏定氮法被規(guī)定為粗蛋白含量的標準檢測方法。這一方法優(yōu)點是檢測方法簡便、快速,檢測設備簡單、成本低廉;缺點是所檢測蛋白質只是一個粗略估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蛋白質含量,更不能檢測出蛋白質各種氨基酸實際含量。這一不是之處給飼的摻假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摻假者在產品中摻入含氮物質,采用此法是不能明確檢測出是否摻假,因此需以下幾種方法配合其檢測。
 
2.1 外觀鑒別法
       對飼料的形狀、顆粒大小、顏色、氣味、質地等指標進行鑒別。豆粕呈片狀或粉狀。有豆香味。純豆粕呈不規(guī)則碎片狀,淺黃色到淡褐色,色澤一致,偶有少量結塊,聞有豆粕固有豆香味。如果顏色灰暗、顆粒不均、有霉變氣味的,則不是好豆粕。如摻入了沸石粉、玉米等雜質后,其顏色淺淡,色澤不一,結塊多,可見白色粉末狀物,聞之稍有豆香味,摻雜量大的則無豆香味。如果把樣品粉碎后,再與純豆粕比較,色差更是顯而易見。在粉碎過程中,假豆粕粉塵大,裝入玻璃窗口中粉塵會粘附于瓶壁,而純豆粕無此現象。另外,用牙咬豆粕發(fā)粘,玉米粉則脆而有粉末。
 
2.2 水浸鑒別法
       取需檢驗的豆粕少許,按1:10加水,在玻璃杯中浸泡2~3h,然后用手輕輕搖晃后觀察玻璃杯底部是否有礦物質沉淀,如有則證明有摻假。
 
2.3 顯微鏡檢查法
       取待檢樣品和純豆粕樣品各一份,置于培養(yǎng)皿中,并使之分散均勻,分別放于顯微鏡下觀察。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純豆粕外殼內外表面光滑,有光澤,并有被針刺時的印記,豆仁顆粒無光澤,不透明,呈奶油色;玉米粒皮層光滑,半透明,帶有似指甲紋路和條紋,這是玉米粒區(qū)別于豆仁的顯著特點。另外,玉米粒的顏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紅色。
 
 
2.4 碘酒鑒別法
       取少許豆粕(餅)放在干凈的瓷盤中,鋪薄鋪平,在其上面滴幾滴碘酒,過1min,其中若有物質變成藍黑色,說明摻有玉米、麩皮、稻殼等。
 
2.5容重測量鑒別法
        飼料原料都有一定的容重,如果有摻雜物,容重就會發(fā)生改變。因此,測定容重也是判斷豆粕是否摻假的方法之一。具體方法:用四分法取樣,然后將樣品非常輕而仔細地放入1000mL的量筒內,使之正好到1000mL刻度處,用匙子調整好容積,然后將樣品從量筒內倒出并稱量。每一樣品重復做3次,取其平均值為容量,單位為g/L。一般純大豆粕容重為594.1~610.2g/L,將所測樣品容重與之相比,若超出較多,說明該豆粕摻假。
 
3  豆粕品質的檢測
      豆粕中存在著許多抗營養(yǎng)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劑、低聚糖、大豆凝血素、植酸、脲酶、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及致甲狀腺腫素等,這些抗營養(yǎng)因子不僅影響飼料的適口性,還會影響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和動物的物質消化吸收以及體內的一些生理過程,嚴重影響了動物的健康和生產性能。通常檢測豆粕品質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3.1 尿素酶活性(UA)測定法
        UA測定法是用于測定大豆中脲酶活性的方法,也是測定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劑的間接方法,是評定大豆粕的加工程度是否適當及營養(yǎng)品質優(yōu)劣的傳統(tǒng)方法。將粉碎的大豆粕與中性尿素緩沖溶液混合,在30±0.5℃溫度下保持30min,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產生氨,在中性條件下用過量的鹽酸中和氨,再用氫氧化鈉回滴,計算出每分鐘每克大豆粕釋放氨態(tài)氮的毫克數來表示尿素酶的活性(UA)。通常認為豆粕中脲酶活性越低,豆粕的營養(yǎng)價值就越高,但如果加熱過度又會引起氨基酸的被破壞。
 
3.2 蛋白溶解度(PS)測定法
       此方法被認為是一項優(yōu)于UA測定方法的評估大豆加工過度與加工不足的最佳方法。方法主要是用0.2%氫氧化鉀溶解豆粕,測定其中的蛋白含量占未用氫氧化鉀處理的豆粕中的蛋白含量的百分比,來表示蛋白溶解度。其原理是:加熱使游離氨基酸與其他化合物的基團形成不能為消化酶所打開的分子間和分子內的結合鍵,因而降低了蛋白質的溶解。一般情況下蛋白溶解度低于70%的豆粕營養(yǎng)價值已受到破壞,低于65%幾乎可以肯定豆粕加熱過度,嚴重過熟,致使蛋白的消化利用率會非常低。近年來由于加工技術的改進,PS有增高的趨勢。有研究表明,豆粕蛋白在氫氧化鉀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脲酶活性呈正相關。
 
3.3營養(yǎng)成分檢測評定

 
       根據我國國家標準GB/T19541-2004,飼料用大豆粕的質量標準及分級標準主要以粗蛋白、粗纖維、粗灰分為質量指標,按含量分為三級。三級大豆粕質量指標必須全部符合相應等級規(guī)定,二級飼用大豆粕為中等質量指標,低于三級者為等外品。測定豆粕各項營養(yǎng)成分是評定豆粕營養(yǎng)價值的重要方法。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飼料機械預加工公眾平臺廣告預定公眾號供求信息公眾號